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站内搜索:
  
 
 
 整机分类


  新闻快讯

【缝制技术】衣车故障原因及调整方法(上,机修必备)

一、 跳针

1.1 偶然跳针

(1)在缝纫厚薄不均的缝料时,由于选用的机针较细,遇到较厚部分的缝料时,机针容易发生飘移,产生跳针。调整方法:更换相应的机针,缝制厚薄不匀的缝料时,适当放慢缝纫速度。

(2)由于机针后壁倾斜与旋梭没有正交,造成旋梭勾线不良。调整方法:适当调整机针和旋梭的正交位置,机针在勾线时梭尖应位于针孔上缘1.55mm,距机针凹槽0.05mm。

(3)缝线的质量不好、捻度不均匀,造成线环形成的稳定性不够。调整方法:应选用合适的缝线,捻度好,面线用左捻线。

(4)缝薄料时,误将细的缝线用粗机针来缝,致使挑线簧弹力不大。调整方法:更换机针,增大挑线簧弹力。

(5)机针针尖起毛或弯曲。调整方法:更换机针。

(6)长时间缝纫后旋梭尖起毛、变形。调整方法:合理修磨旋梭尖并抛光。

(7)机器长期使用,针板的容针孔磨损较大,超出原设计的公差范围。调整方法:更换合适的针板。

(8)压脚的压力过弱。调整方法:调大压脚压力。

1.2 断续跳针

(1)缝纫机器长期使用,针杆的高低位置发生移位,另外针杆连接柱、针杆连杆、挑线曲柄等零件的磨损,出现间隙松动,造成跳针。调整方法:更换磨损的零件,按标准重新调整针杆高低位置、旋梭和机针的正确位置和间隙。(2)更换不同的缝料而引起。调整方法:机针、缝线均要符合要求,并合理地调整旋梭和机针的位置和间隙,缝厚料时,应增大压脚压力。

(3)压脚底平面与针板平面、送布牙齿面不密合。调整方法:修磨压脚、送布牙,使三者的平面密合或更换压脚及送布牙。

(4)机针弯曲。调整方法:更换机针。

(5)机针过细或缝线过粗。调整方法:更换相应的机针和缝线。

1.3 连续性跳针

(1)底线线头留得太短,线环勾不住底线。调整方法:取出梭芯套、梭心,把底线拉出10mm左右。

(2)机针经长期使用,或维护保养不当,零部件位置发生变化,达不到缝制要求。调整方法:更换合格的零部件,调整好针杆高低位置、机针和旋梭尖的正确位置和间隙。

(3)面线受针热出现热熔。调整方法:化纤线应采取机针冷却(硅油)。

4)缝制特殊材料,线环不能正常形成。调整方法:放慢缝速,增加面线的光滑性。

(5)自动剪线机器,剪线后机针上线头过短,面线脱出针孔。调整方法:调节剪线凸轮的配合时间。

(6)压脚槽太宽,当机针离开缝料时,缝料移动影响线环形成(做薄料时影响最大)。调整方法:根据缝料将压脚左右移动,或将宽槽用焊锡填滿,再开一个较窄的槽,抛光或更换压脚。

二、断线

2.1 断面线

(1)机针针孔边缘有锐角或针槽起毛。调整方法:抛光针孔或更换机针。

(2)面线的各过线部位起毛,使缝线在运动时受阻。调整方法:修复受损的过线部位或在缝线上涂抛光膏拉光、抛光。

(3)缝厚料使用细线。调整方法:更换缝线。

(4)缝线强度太差。调整方法:更换缝线。

(5)缝线张力太大。调整方法:旋松夹线螺母。

(6)旋梭内槽有锐角,将缝线碰伤或断线。调整方法:抛光旋梭内槽,或者更换旋梭。

(7)旋梭定位钩与梭架凹槽配合不当。调整方法:调整旋梭定位钩的配合,使面线能顺利通过。

(8)针过热使化纤线熔断。调整方法:选择合适的机针或缝线冷却(硅油)。

(9)针板容针孔边缘有毛刺及锐角以致碰伤缝线。调整方法:用砂绳或抛光膏拉光,但不能使容针孔过大,太大会引起跳针。

(10)机针的方向装错。调整方法:正确安装机针。

(11)机针弯曲。调整方法:更换机针。

(12)针杆上下行程不对,针杆曲柄上的挑线、曲柄定位螺钉没有定位在挑线曲柄的凹槽内或定位方向错误。调整方法:重新定位,纠正错误的定位方向。

2.2 断底线

(1)梭心线绕得太满、太松、太乱,使底线在缝纫过程中出线不畅,造成断线。调整方法:修正绕线器,使梭心上的绕线均匀、紧凑、整齐。

(2)梭心太大或梭心同心度不好,运转不灵活。调整方法:调整梭壳与梭心的配合。

(3)送布牙位置太低,送布牙底部快口处和底线出线距离过小,使底线和送布牙底部快口发生摩擦。调整方法:合理调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,拆下送布牙,用细砂皮抛光送布牙底部的快口。

(4)旋梭压底线磨损而造成快口。调整方法:更换旋梭。

(5)旋梭边缘起毛,擦断底线。调整方法:修磨旋梭边缘不光洁处。

(6)旋梭和梭壳配合不良,致使出线张力不圴。调整方法:调整旋梭和梭壳的配合间隙,使底线出线张力均匀

三、 浮线

3.1 浮底、面线

(1)由于送料与刺布的动作配合不良,造成底、面线绞合不均,形成浮线。调整方法:调整偏心轮的定位位置。

(2)面线的张力过大,造成浮面线;反之,底线张力过大,则浮底线。调整方法:浮面线时调小面线的张力,浮底线时调大面线的张力,也可以调整底线的张力。

3.2 毛巾状浮线

(1)由于旋梭受到外力作用而受损,过线钩有裂痕或毛刺,使面线无法顺利通过,造成毛巾状浮线的故障。调整方法:检查旋梭或更换过线钩。

(2)由于面线夹线器操作失灵或压脚压住缝料进行缝制时,松线钩和松线顶块失灵,造成面线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缝纫,使面线无法收紧,少量余线留在缝料下面。调整方法:调整松线钩和夹线器的进、出位置。使松线钩伸缩灵活,夹线器既能松线,又能压线,夹线器在压脚抬起约5mm时松线,而压脚压住缝料时,起压线作用。

(3)由于梭壳过线圆弧面严重生锈或有毛刺,使缝制过程中出现时浮时不浮现象。调整方法:修磨圆弧处的铁锈或毛刺并抛光,使面线通过时无受阻现象。

(4)旋梭与旋梭定位钩间隙太小,装配没有到位,造成出线不畅。调整方法:旋梭凹槽处与定位钩小搭子端面处有一定间隙,薄料时约0.6mm左右,厚料时约0.8mm,两侧面应能控制旋梭不旋转,又能顺利出线。

3.3 有时浮线,有时不浮线

(1)由于梭壳和梭心配合不良,造成底线出线不匀,在缝制过程中出现时浮时不浮现象。调整方法:选择配合较佳的梭心。

(2)旋梭和梭壳外圆配合的平整度不好,使不同的出线位置出线的压力也不同,造成出线时好、时坏。调整方法:调整旋梭和梭壳外圆配合的平整度,要求不同的出线位置、出线的压力均匀。

(3)压脚压板下的出线槽太浅或太短,造成缝纫线迹向前移动时受到磨擦阻力,使底、面线绞合不匀。调整方法:拆下压脚,修磨或拉深拉长压脚底板下的出线槽,抛光出线槽,使缝料向前移动时能顺利通过。

(4)机针、缝线、缝料三者配合不符合要求。调整方法:根据缝料选用合适的机针和缝线。

(5)缝薄料正常,缝厚料则产生浮线。调整方法:磨短松线钉,也可将夹线调节座稍许向外移一点,压脚提升锁住后应能起到松线作用。


四、线迹歪斜
(1)面线张力太大。调整方法:减弱面线张力。


(2)缝薄料时使用粗线,使底、面线的绞合点无法藏在缝料中间。调整方法:缝纫薄料,选用较软的细缝线。

(3)机针太粗,缝线太细,造成线迹歪斜。调整方法:改用合适的机针与缝线。

(4)机针安装不正。调整方法:正确安装机针。

(5)针杆过线孔太大。调整方法:使用小孔的针杆过线。

(6)送布牙松动或送布牙与针板槽不平行。调整方法:紧固或调整送布牙,使送布牙与针板槽边缘之间间隙均匀。

[ 更新时间:2014-10-9 ]

 

Copyright(C) 2004-2021 www.baiyida.cn ,www.baiyida.com.cn.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用管理制度
版权所有 温州百衣达商贸有限公司 浙ICP备11032964号 制作维护:皓月网络 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247号